打著科技、共享經濟名號,Uber在不少國家橫行無阻,卻在台灣踢鐵板,將面臨全球最高罰鍰。交通部看似贏這一仗,但對新興產業只能採圍堵手段,恐也凸顯法令過時窘境。

Uber全台超過一萬名駕駛、百萬用戶,在國內有固定客群、深受外國旅客信賴,其便利彈性、定價模式與服務態度,確有共享經濟存在。

但打著「新經濟產業」大旗的Uber,完全不理國靜電機保養內稅制及管理紅線。其最大優勢「便宜」,是因業者實際支付的稅額跟交易金額不成比例;司機申請加入速度快,是因不需職業駕照、車輛採自用車,罔靜電除煙機顧保障消費者;就連Uber聲稱的共享經濟,也有無數駕駛在路上等載客,影響合法計程車生計。

事實上,Uber在世界各地也陸續合法,並同意繳交部分原本不支付的費用。新加坡要求Uber納管,司機須提供保險、繳交規費;菲律賓也通過全球第一個全國適用的新式共乘特別法,讓平台、駕駛、車輛都要獲得許可,減少汽車廢氣及塞車問題,同時讓消費者獲得保障。

新政府上任後也與Uber攻防多次,先是投審會原擬限期Uber撤資,最後疑因外資介入暫緩處理;昨則初審通過提高罰鍰到最高兩千五百萬,重罰看來有打到Uber痛處,逼得Uber在各大報刊登廣告,甚至聲稱將評估在台發展的可能性。

但趕走Uber不代表未來就不會有類似白牌車商業模式出現,如何讓這類業者上談判桌,制定出保障司機、乘客,又能符合雙方需求的彈性規範,才是政府未來最大考驗。

更多udn報導:魅惑女巫辣走秀 公然大膽做這動作?3歲女在巴黎遭施暴 女星直播淚訴?視障不能坐博愛座? 乘客這舉動傷透他的心?攏是假! 長輩最愛唸年輕人5件事

營業用抽油煙機

E6E0880E3F348BD8
arrow
arrow

    tyar2n78a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